置身天涯海角,领略开放前沿——走进海南海口、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几家明星企业”考察交流学习活动圆满结束
- 353
- 2025-04-04
深圳市会计协会于2025年3月19日至22日,组织了一场“置身天涯海角,领略开放前沿——走进海南海口、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几家明星企业”考察交流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由会计协会荣誉会长成放晴带队,会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顺和、副会长刘雪生、副会长刘丛文,资本集团、特发集团、广东文科绿色科技、达实智能、万和证券、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促中心、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盈科(深圳)律师事务、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前海人寿、高速公路、上海银行、邮储银行、渤海银行、华夏银行、中政汇智、前海蛇口自贸投资、深能合和电力、免税集团、文冠企业、鑫通财税、橙蟹周期制等会员单位领导及财会高管近60余人参加。
一、沿着总书记足迹 解码儋洋一体化战略实践
3月21日会计协会考察团一行沿着习总书记2022年儋州考察路线开展深度研学,实地感受三年来儋洋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考察团先后走访洋浦展示馆、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区域,聚焦自贸港政策落地与产业升级,探索会计行业服务国家战略的专业价值。
1、洋浦展示馆:重温改革初心。在习总书记曾驻足考察的洋浦展示馆,考察团通过4D沙盘系统回顾了开发区从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到2024年儋州洋浦GDP突破1200亿元的发展历程。儋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特别提到,总书记在此强调的“每一张名片都蕴藏着发展生机”已转化为具体实践。2024年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结算规模占全省75%,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连续三年超200%。
2、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考察团现场观摩5万吨级船舶装卸作业场景。工作人员介绍,自总书记2022年视察时提出“振兴港口要同自贸港建设相得益彰”,小铲滩港区已实现三大跨越:集装箱吞吐量从2022年的160万标箱增至2024年的250万标箱。内外贸航线从39条扩展至58条,形成覆盖RCEP成员国主要港口的航运网络。
3、儋州工业园:触摸实体经济发展脉搏。沿着总书记关注的“把生态保护作为重要任务”的指示精神,考察团重点调研了深农集团万亩果蔬基地。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模式,实现半个月完成万亩土地流转,成为深儋合作推动乡村的标杆案例;数字化农田管理系统,实现亩均节水40%、减碳30%,2024年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在沿途深农集团现代农业基地,考察团一行对儋州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导入”模式高效推进项目落地的经验印象深刻。
此次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活动,既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再学习,更是对会计行业担当的再定位。深圳市会计协会荣誉会长成放晴表示,将建立“政策研究-实践转化-经验推广”的全链条服务机制,助力会员单位在自贸港建设中把握历史机遇,书写新时代的“儋州答卷”。
二、考察团一行与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政企负责人举行座谈交流
3月21日下午,考察团一行与儋州环英湾、儋州工业园管委会、洋浦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等负责人及洋浦七家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在洋浦港迎宾馆和顺室举行座谈会。
会议由儋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吴清高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明出席并致辞。座谈会开始双方介绍参会人员。
会计协会荣誉会长成放晴在介绍考察团人员的同时介绍了深圳市会计协会,协会成立于2018年2月,由深圳市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和会计人员及相关人员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专业性、联合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为各行业发展、单位管理和会计人员提供高端服务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部门的会计自律性组织。协会获得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深圳市5A社会组织、福田区人才服务联盟单位等荣誉称号。
随后先由儋州市方的有关人员推介、介绍儋州市的有关项目:
1、儋州市洋浦管委会首席规划师林光明介绍环湾新城区域规划情况:环新湾陆地面积772平方公里,与新加坡相似。规划定位为面向世界、未来的第四代城市,用15年形成基本骨架,远景至2050年,目标人口达100万。要实现向历史、自然、社区回归,打造清凉城市和十分钟生活圈。
2、儋州市委环新英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慈明、儋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郭铁如、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明业分别作招商推介。海南自贸港是国家战略,目标是打造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标杆。建设分五个阶段实施,制度政策体系为“5+1+1+4” 。税收制度是“零关税、低税率、减税制”,还有贸易、投资、人员进出、运输往来、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及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政策。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海南自贸港唯一国家级开发区,营收占全省重点产业园区近一半。有天然深水良港,工业配套齐全,要素保障良好。
3、儋州市7名企业代表分别介绍关于财务管理(内控、风险、资金成本管理、财务共享)等方面的情况。
紧接着考察团有关代表发言:
1、深圳市会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顺和首先发言。儋州一行让我们领略到这座城市是宜居宜业、建设走在前列的城市,深儋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比如深农投为土地扭转、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推动作用。市政府对我们一行的到来特别重视,讲了三点意见,第一:要起到传承和传播好儋州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儋州,这样才能发挥更大价值;第二:儋州要加强与深圳企业全方位、深度的对接。深圳是特区,改革开放成果显著,海南各产业都能在深圳找到对应行业进行对接合作,洋浦虽对标新加坡,但也可与深圳加强交流,在能源、水电、会计等众多行业深入沟通,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推动两个城市更好发展;第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至关重要,城市发展同样需要文化和特色。我们应细化文化建设,将其融入各行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从更高层次管理,传承精神文化,为其他城市提供示范。
2、广东文科绿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从文在发言讲了三点意见:一是儋州市营商环境很好,公司的生态环境业务,很有机会到儋州市投资发展;二是海南日照充分,公司的绿色能源业务、储能业务希望能落地海南、儋州及洋浦开发区;三是海花岛不可多得不可复制,希望儋州市重视该项目,协助其引入国内国际战略投资,也能解决其拖欠我们工程款的问题。
3、达实智能财务总监黄天朗:我是东坡先生的粉丝,7年前来过儋州,那时想去看东坡曾生活的地方,找了好久才找到。当时那地方还是菜地,现在变化巨大,儋州对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我所在的公司是深圳的上市公司达实智能,主要为建筑和园区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我们为海南奥斯卡国际燃油和海花岛提供过服务,参与了海花岛1号岛包括欧宝和海洋会议中心的智能化设计与施工。儋州发展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城市发展从无到有是个漫长过程。海花岛投资巨大,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来旅游,促进儋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最后,用苏东坡的“问汝平生功业,还看今日儋州”,希望大家在儋州创功立业。
4、万和证券的财务总监石志武:感谢儋州各位领导的热情接待和分享。万和证券是注册在海南的企业,也是深圳市国资委控股超95%的证券公司,在全国有近50家分支机构,拥有全牌照业务。在海南,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在海南证监局和证券期货业协会协调下,为临高县做产业规划,并引荐深圳国资国企到临高考察交流,像深农产品等企业和我们在同一栋楼办公。二是密切跟踪海南自贸港通关后的政策,配合相关部门研究跨境资金管理业务,发挥海南法人机构的优势,打造特色跨境资管业务。万和证券虽是中小型券商,但只要政府或企业有需求,我们定会全力提供中介服务。
5、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原秘书长刘雪生:很高兴与各位领导和企业家来杨浦参观考察。在自贸港封关关键时期,此次考察为封关工作提供了助力。儋州和深圳地缘相近、人文相亲,过去海南曾是广东一部分,两地风俗相似,人员往来密切,在工作和生活上有诸多联系。深圳发展水平高,有很多值得儋州学习借鉴之处。过去,深农、深燃、深圳港等优质企业在儋州发展初期就选择入驻,实践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总书记对杨浦的发展寄予厚望,杨浦是海南自贸港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儋州因杨浦而更加开放,杨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
今年是封关之年,大家关注的海南自贸港核心政策,目前虽还在程序中,但今年企业们肯定会陆续看到。不管是已在儋州发展的企业,还是新进入的企业,都能享受到自贸港的政策红利。希望大家回去后多宣传儋州和杨浦的优势,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
企业更关注投资回报,从事财会工作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更具说服力。我们要依托商会、企业招商,尤其是会计协会。希望今后双方能加强合作,让大家在儋州收获满满,深化合作关系。
6、深圳市卫生经济学会监事郭少明:我1987年到深圳时,那里很多地方还是稻田,和现在儋州的投资环境没法比。儋州投资环境好,政策也好,儋州凭借良好环境完全可以在全国招商。我们也把在儋州的所见所闻带回企业,引导更多企业来投资。也欢迎儋州领导到深圳做客,感谢儋州政府及各级领导的支持。
座谈会交流踊跃、热情、充分,最后儋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明作总结发表。这次座谈会成效良好,接下来谈两点落实建议:一是保持密切联系,市委办会按考察团需求提供资料,包括PPT、经济数据等,儋州和杨浦的单位、企业也可向考察团专家、企业家请教咨询,提升自身能力。二是推进深儋合作,考察团不仅带来了财务指导,还带来众多企业家。儋州杨浦的招商平台要积极对接,向考察团企业家及他们身边的各地企业家宣传儋州、洋浦的政策和优势,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扩大座谈会成效。感谢考察团的指导和建议,期待双方加强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成会长代表会计协会对儋州市委、市政府办的热情接待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未来深圳市会计协会将持续组织此类标杆研学活动,赋能会员单位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后合影
三、探访千年文脉 儋州东坡书院
3月20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来到儋州东坡书院,开展文化研学活动。
在这座承载着北宋文豪苏东坡文化精神的千年古院,我们深入了解到:
(1)1097年,62岁的苏轼因“讥刺先朝”罪名被贬至海南儋州,当时的儋州是远离中原的“蛮荒之地”,环境恶劣:“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2)文化拓荒与教育启蒙
苏轼面对儋州“民夷杂糅、文化荒芜”的现状,在桄榔林中搭建学堂(后发展为东坡书院),自编教材、免费授徒,传播中原文化。他打破“蛮夷不学”的偏见,培养出姜唐佐等海南首位举人,开启当地科举先河。至今东坡书院仍保留载酒堂、东坡笠屐铜像等遗迹,成为海南文脉的象征。

(3)民生改善与医术惠民
苏轼不仅授业解惑,更躬身改善民生.发现当地人饮用不洁积水致病,带领百姓挖井取水,所掘“东坡井”至今仍存。针对疟疾肆虐,采草药、制淡豆豉(黑豆发酵药物),推广药食同源疗法,终结巫术治病的陋习。教授农耕技术,劝民弃猎从农,推动海南农业发展。

(4)文学创作与精神遗产
贬儋期间,苏轼创作诗词散文近300篇,既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豪迈,也有《减字木兰花·立春》中“无限春风来海上”的细腻春景描绘。其散文《书上元夜游》更以市井烟火记录儋州民俗,成为海南最早的地方风物志。

(5)离儋与后世
他离开后,海南文教勃兴,至明清共出举人767名、进士97名,被誉为“海外邹鲁”。
如今儋州东坡书院、东坡井等遗迹,以及“东坡笠屐”“一蚝二吃”等传说,仍在传颂这位文化拓荒者的精神。
苏轼以三年儋州岁月,将中原文明火种播撒天涯海角,其“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与济世情怀,至今仍为海南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
儋州东坡书院不仅是追溯东坡精神的圣地,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文化桥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此次研学活动为高管们开拓了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融合提升的新路径。
四、深化业财融合 共探民企高质量发展路径
3月20日上午考察团一行来到中国食品饮料行业标杆企业椰树集团有限公司,学习其财务管理创新、质量管控体系及社会责任实践,见证全产业链质控实践。
参观车间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椰树集团财务负责人分享了企业连续39年稳健增长的经营数据:2024年产值达50.06亿元,税金上缴6.91亿元,改革至今累计纳税超107亿元。
会计协会成会长指出:“椰树集团将质量成本控制与企业战略深度绑定的实践,为财务管理者提供了业财融合的鲜活样本。”双方还就供应链金融、成本精细化管控等议题展开了研讨。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度交流为财务管理者拓宽了视野,也为琼深两地企业资源共享、经验互鉴搭建了平台。
五、走进海南免税集团,共探行业发展新契机
3月19日下午,考察团首站到达海口免税集团,受到免税集团领导的热情欢迎。
免税集团领导介绍了海南免税集团的概况:自 2011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作为全国唯一的地方省属国有独资免税品经营企业,在离岛免税品特许经营领域成绩斐然。考察团精英们深入了解了海南免税集团的运营模式、财务管理体系以及税务筹划等方面的经验。
海南免税集团在财务运营中展现出的创新理念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双方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优化成本控制以及加强风险防控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最后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全国最大的免税商场。
此次考察活动不仅为深圳市会计协会的会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两地企业在财务领域的合作搭建了桥梁。海南免税集团表示,期待未来能与深圳市会计协会及相关企业开展更多形式的合作,共同遨游在离岛免税的广阔海洋中,为推动免税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